电影资讯一个21天近13亿,一个7天不到400万,中国观众为何讨厌“文艺片”

一个21天近13亿,一个7天不到400万,中国观众为何讨厌“文艺片”

文|令狐伯光

最近国内电影市场还是《人生大事》和《神探大战》领衔,这当中朱一龙主演的《人生大事》成为了最大赢家,可以说是2022年的一匹黑马了。

这部电影从6月24日正式上映,截止本帖发表前上映21天票房已经差不多13亿了。大家不要觉得这个票房好像不算什么,但在类似的国产商业剧情片中票房已经排在第三了,正在向第二的《少年的你》发起冲击。

与此同时,同期还有一部类似的剧情片上映,那就是李睿珺导演编剧,海清主演的电影《隐入尘烟》。电影上映7天票房还没有破40000万。要知道前两个月韩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大放异彩被国内网友痛骂中国电影时,这部电影可是唯一入围2022年柏林电影节最佳电影的中国电影。

既然同样都是“走心”的电影,为什么《人生大事》大爆,《隐入尘烟》却无人问津?

《人生大事》13亿,《隐入尘烟》不到300万?海清为何输给了朱一龙

这两部电影的票房为什么那么悬殊呢?当然不是海清的演技和名气输给朱一龙了。虽然朱一龙确实有些“流量属性”,但是这两位在中国电影领域都属于绝对新人的情况,海清之前主演比较轰动的电影还是《红海行动》女主角,但是没有什么存在感。

那部电影33亿的票房,不会有多少人认为是海清扛起来的对吧。

朱一龙的情况稍好一点,去年有部灾难商业片《峰爆》票房在5亿上下,而且他是绝对男主角,但是这两名演员不是特别抗所谓票房的那类电影演员,就是现在所谓的中代代六大,什么吴京,沈腾,黄渤,徐峥,邓超,王宝强。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两部电影票房进行比较都会觉得比较奇怪,但到底哪里奇怪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不少人能说出一个《隐入尘烟》是文艺片,那《人生大事》难道不够文艺?它们不都是接地气的剧情片吗?

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确实和演员演技和名气没有关系(宣传和题材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人生大事》是反映现实题材的剧情片,虽然故事走心但还是商业片,而《隐入尘烟》就是比较纯粹的文艺片。

《人生大事》这种电影可能题材和故事反映某些现实社会问题,或者没有反映什么现实问题就是故事走心的那一挂。但它的处理上是非常商业化的,包括选择的演员(当下热门演员,有一定的人气和号召力)。

商业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节奏,画面处理,叙事推进什么等等。这些都是非常符合观众观影习惯的东西,简单点讲观众看这种电影不会无聊。同时因为题材和剧情反映的接地气问题,这个还经常会引起观众针对这个的舆论。

《隐入尘烟》虽然也反映接地气的问题,但电影的处理上就是节奏很慢,画面昏暗,演员有明星也有素人,但剧情和角色通常晦涩甚至是拧巴的,最终就成为非常小众的文艺片,这种电影大多数普通观众就是不喜欢看。

国内观众成天骂国产电影不行了,其实真不是文艺片不行了,相反文艺片因为生态的原因很行。毕竟文艺片普通人是不喜欢看的。主要还是商业片,以及撑住电影产业的商业剧情片、还有类型片不行。

特别是那种反应现实题材,反正走心的商业剧情片,也就是《我不是药神》这类电影不行。

这个文艺片的受众一直都很少,这个类型片,商业剧情片和商业特效大片才是市场主流电影,丰富的类型片可以满足文青和影迷的舆论走向,这个商业剧情片甚至可以作为现实舆情的纾解,也是最带观众口碑和评论,商业大片就是纯粹是娱乐产品。

《人生大事》的定位就是《我不是药神》《少年的你》《我的姐姐》这种剧情片。现在的情况就是《人生大事》票房仅仅逊色《我不是药神》33亿,以及《少年的你》15亿(有望达到),它都已经超越《送你一朵小红花》。

你看这种商业剧情片票房都不差,相反还可以说非常好。

国外拿奖被骂,国外不拿奖也被骂?国产文艺片为何那么“拧巴”

其实这两部电影真没什么好分析的,《人生大事》这种商业剧情片拍得不好,原因嘛中国人都知道。主要是因为审核导致的深度,广度和尺度出不来,同时容易被毙导致资本不太敢投资,数量也就很少。

可能很多观众会觉得奇怪,《隐入尘烟》这种文艺片为何离大众那么远?你说这种文艺片拍也行吧,但是观众想看的明显不是这种文艺片,还是要看韩国那种节奏快的,有明星帅哥美女的,还有艺术追求的商业剧情片和类型片。

国产文艺片是没有办法被更多人知道吗?还是说他们为了到海外拿奖根本不在乎?很多国产文艺片真的拍得很好,国产商业片和它们对比,你会发现商业片真的就只是圈钱的烂片,而且还烂得没有节操。

简单点形容就是:艺术的归艺术,商业的归商业,国产电影中间的类型片和商业剧情片比较缺乏。

国产电影的问题比较像华语音乐,网友是不是成天骂华语乐坛不行,怀念以前港台乐坛不得了,实际上就是主流流行不行了,被短视频神曲,唱跳爱豆和网络神曲占据,实际上像文艺片片的独立音乐都玩出花了,而且大神辈出,但普通人并不听,舆论掌握在他们的手上,资本根据舆论又反复推这些东西。

上面是不出事就懒得管,出事了就一刀切,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个原因比较复杂,大体可以解释为因为历史原因导致的三重挤压,观众接受美学的教育不够,遇到点文化上的问题就习惯去举报;上面文化作品一有舆情就会一刀切,资本因为管着躺平只想赚钱,三方不断挤压文化产品导致主要流行文化变成这个样子。

所以,新时代中国流行文化产品只有早期监管缺失,消费者不举报,早期资本能赚到钱,创作者也能赚到钱的网络小说是最成熟的文化产业,2015年后什么教坏孩子举报盛行,上面下场管理,大资本下场搞垄断,网络小说也这样了。

中国的独立音乐产业是和网络小说产业最相似,2000年到2010年是中国摇滚“地下十年”的野蛮生长时期,最终在2010年后资本崛起的音乐节和livehouse张下平台时期,创作者能赚到钱,于是爆发出了丰富的独立音乐文化。

这个游戏,动画和影视产业也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但因为这些文化产品监管得过于严格,像网剧早期不被监管,资本还没下场时出了《灵魂摆渡》《毛骗》这种大尺度的作品,但是很快就被管了,后来网剧也正规化了限制很多,作品都是大资本下场在拍。

这个电视剧缺乏有艺术追求的作品,电影的文艺片是个单独的生态,可以走各种文艺片电影节还能生存。电视剧你总没有这种海外奖项吧,文艺片的成本又低,拿奖刷逼格还能敲开主流市场的大门。

这就有点像中国独立音乐的生长(有网络平台,线下音乐节和Live可以养起来),所以中国并不缺乏好的文艺片,同时有才华的新生代文艺片导演层出不穷,完全不比国外差的,差的就是限制导致的尺度,深度和某些表达出不来。

不过,因为主流商业片和类型片的监管,资本摆烂的问题不可避免,所以文艺片导演和独立音乐人在很多方面很像,倒不能说他们是故意摆烂,而是久而久之在表达上形成了和主流泾渭分明的思想。

反正主流那么烂,我只要能够活得下去,我就表达自己的东西就行了。

文艺?晦涩?无聊?不好看?你们这些土鳖懂什么?这是艺术——

中国人口数量又很多,14亿人口就20岁到34岁的年轻人2020年的数据是2.9 亿,这还没算20岁以下到16岁吧,34岁以上到40岁吧,这个加起来怎么也有四五亿人,再划分到那些看文艺片,听独立音乐的,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口总有的。

这个再划分出愿意为其消费,还有去观看的群体百万千万也是有的。

这些人就养活那些文艺片和独立音乐人,这些人的观念也是一样。因为我们就是这个环境嘛,上面管得太严格了,资本压榨得太狠了,很多观众还养成一种反权威、反资本的那种态度。

看不懂?外国语言?稀奇古怪的主义?你们这些土鳖懂什么?看你们的《战狼》,听你们的《学猫叫》去——

所以,华语独立音乐里各种各样的音乐风格的都有,很多玩得还不错挺晦涩的,甚至出现了不少像《七七连环X人调》《小咸偶记》这种放西方都是顶级实验音乐的作品,问题是大众肯定是不听这些东西的。

中国文艺片也因为这个原因和独立音乐很相似,导演和观众觉得什么晦涩无聊,什么讨好外国电影节,这是艺术,你们这些人根本不懂欣赏。但是大众肯定是不喜欢这种东西的,答案一开始就已经说了。

《人生大事》成黑马,《隐入尘烟》叫好不叫座?国产电影太有意思了

只要当前的文化大环境没有变化,那么《人生大事》这种电影数量仍然不多,观众成天骂国产电影不行的情况就仍然存在,哪怕《隐入尘烟》这种文艺片多了去了也没有用,毕竟观众不看嘛。

最后,只要观众别动不动的举报,官方进一步放开审核和不搞一刀切,资本不摆烂开始摆正态度,这个整个中国文化产业才有可能彻底好转。

当然你要问我现在中国文艺作品如何,就我了解很来说比之前好太多了,国产电影的问题还是很多的,特别是商业片和剧情片上面,一个确实太烂,一个确实太少,但是撑起电影市场的类型片和文艺片,真的丰富太多了。

最后,希望国产电影和中国文化都加油吧!

留言
回到顶部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
APP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