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电影节,有一部影片很特殊,看完后感动了现场的所有观众,不少人潸然泪下。电影展映结束后,就有观众在社媒评论,几乎都是四星五星。
有人说它“好看,好哭!”
也有人说,题材很好,很吸引人,也很正能量。
这部好评如潮的电影,就是尔冬升导演的新片《海的尽头是草原》。
别看电影名字中有海,有草原,实际上,它并不是一部以风景为主的电影。虽然电影里有很多展现草原风光的镜头,但影片的核心故事,依旧是人。而且是大写的人!
你看海报中,站在草原上,牵着手一起看日出日落,看朝霞晚霞的一家人,是不是十分羡慕?
但他们并不是血缘关系上的一家人,而是用大爱组成的一家人。《海的尽头是草原》,讲的就是关于“家”和“家人”的故事。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这件事大多数观众应该都听说过:“三千孤儿入内蒙”。
上世纪60年代,因为三年自然灾害,南方很多受灾地区已经养不起孩子了。在上海、常州等地的孤儿院,一批一批被遗弃的孩子挣扎在饥饿和疾病中。看着这些可怜的孩子,当时负责全国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希望能从内蒙古调一些物资过来,以保证孩子们的日常所需。
可内蒙古也不好过,而且奶粉等奶制品要通过并不发达的交通运往南方地区,保存和运输都是困难。为此,内蒙古地区的主要负责人乌兰夫同志表示,还不如将孩子们接运到内蒙古,由蒙古族牧民收养并抚养。
经过中央批准后,3000多名南方孤儿,坐上了北上的列车,来到了自己从未踏足过的大草原。对于这次孤儿移入,乌兰夫下达了“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指示,确保孩子们一个不少地进入内蒙古。
受灾的念头,牧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靠天吃饭,就连冬天的取暖都是配给的。可听说孩子们到来,蒙古族牧民兄弟们二话不说,纷纷响应党的号召,去当地育婴院“抢”孤儿。
牧民们非常疼爱这些来自远方的孩子,甚至有牧民是骑着马,赶着勒勒车,从几百里外赶来领养孩子的。
有些牧民家里本就不好过,还一次收养了五六个孩子,他们将孩子们接到自家蒙古包,教他们骑马打猎,教他们蒙古语,既将他们视为“国家的孩子”,又将他们视为己出。
在国家这个大家庭,民族这个大家庭里,一个个孤儿和一对对蒙古族的额吉和阿爸,组成了一个个温暖的小家,就像火炉一样,照耀着草原的每个角落,这些蒙古族的同胞们,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群大写的人!
这些孩子是孤儿,因为在南方受灾地区,他们失去了亲生父母的照顾,孤独地在孤儿院报团取暖。这些孩子又不是孤儿,因为在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蒙古族兄弟姐妹们用比草原更宽广的胸怀接纳了他们,跟他们组成家庭,给他们比家人更多的爱和呵护,陪伴并抚养他们一天天长大。
“家”这个概念,在“三千孤儿入内蒙”这个故事,在《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电影中,有了更深层次的阐释。
家既是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也可以是陌生人组成的。但在中华民族伟大民族情感的加持下,在蒙古族同胞无私无畏大爱的加持下,草原上的这些家庭,却无关贫富,也无关血缘,只关乎爱,是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归宿。
在真实历史上,有不少当时的“额吉”和被收养的孩子们还健在,还见证着这段关于家国的感人历史。当时只有19岁的姑娘都贵玛,是28个孩子的额吉,孩子们一个个长大被领走,她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创造的民族奇迹,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2002年12月2日至5日,被送到草原的10个孩子,还曾回到上海寻根访问,那时候他们已经人到中年,有人成了医生,有人成了工程师,也有人是牧民,更有人当了老师。
参观完上海孤儿院旧址,这些曾经的孩子泪流满面,对草原家庭的感恩,又多了几分。
《海的尽头是草原》正是带着真实历史这种对家的完美诠释,找到一个温情的切口,去讲这段故事的。
灾难的苦,转送的艰难,抚养的艰辛,最后都化作一家人的甜。先苦后甜,是对草原上这些重组家庭的真实呈现,也是对震撼人心故事的真切演绎。只有经历了之前的哭,“成家”的那一刻,才无比让人触动。
电影9月9日上映,放出预告和物料后,不少网友和观众,已经坐不住了。有观众为自己身为内蒙古人而自豪。
也有观众因为真实的故事往往打动人心,而无比期待这部影片。
有观众被电影勾起回忆,写了长长的评论,来讲述朋友和一个老爷爷寻亲的故事。
也有观众已经等不及去影院打卡了!
《海的尽头是草原》将在9月9日全国上映,目前预售已经开启,可以提前买好票哦。影片中有对“家”最温暖的诠释,如果能带上父母亲一起去看,也是送给他们最好的节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