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耳东陈
监制|吴怼怼
7月17日,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落下帷幕。
乍看各类奖项归属,似乎走的还是早几年的老路——
拿到重量级奖项成最大赢家的电影,是在内地上映过、票房口碑均在,电影艺术有待商榷但大众层面知名度较高的电影。今年是《怒火·重案》,此前有《少年的你》,《拆弹专家2》《无双》《追龙》等等。
奖项分布到个人,呈现出影帝老龄化(今年的得主谢贤86岁,此前连续三年的影帝得主都年过花甲),影后内地化(刘雅瑟、周冬雨、曾美慧孜连续三届金像奖最佳女主都是内地人),五十上下的演员继续陪跑,对于更年轻的人,提名已是肯定。
怀旧和纪念是这届金像奖的关键词。过于明显的情绪倾向,难免让奖项归属受争议。
又到了一年一度大众层面嘘「香港电影已死」的时刻。金像行至「四十不惑」,怀旧之外,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提名影片中,纯正「港味」的电影,多了起来。
01
纪念,一些文化符号
《梅艳芳》在内地票房刚过一亿,但过去一年,它是香港市场的华语电影票房冠军。
跳出情怀看电影本身,《梅艳芳》是质量有待商榷的「粉丝向」电影。能够仅次于《智齿》得到12项提名,金像的怀旧情绪可见一斑。
《怒火·重案》8提4中,已故导演陈木胜拿到最佳导演奖,算是金像奖弥补了陈木胜此前5次提名均是陪跑的遗憾。
但商业气息过浓,可挖掘深度不够的电影拿到最佳电影奖,实至名归否,仍在争议中。
能明显感受到的是,金像在情感上,对于故去的人和事,有很深的眷恋与敬意。比起更国际化、更讲求公信力、讲求艺术性和商业价值的电影颁奖礼,囿于香港本土的金像,人情味儿非常之浓厚。
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谢贤凭借《杀出个黄昏》拿下最佳男主,许冠文得到终身成就奖更是实至名归。
表面看,金像获奖,是给老前辈「让路」,内里,「再不给他或许就没机会给他」的情绪,是许多结果的动因。
吃惯了热闹非凡且乱象频出的内娱大瓜,吃瓜群众自然很难get到香港对于故去黄金时代的留恋,以及对于尚存黄金时代符号的珍惜。
近两年,吴孟达、李香琴、廖启智、陈木胜、王羽、楚原、曾江、罗启锐、倪匡相继离世,对于已然远离香港黄金时代文化的内娱观众,这些名字大多无关痛痒,至多换来一声唏嘘。
但对于香港人,这些名字,是创造过许多全港记忆的符号。他们的离世,代表着香港文化的层层凋零。
当文化处于繁荣时期,三两个人的驾鹤西去,算得上遗憾但构不成沉痛。但进入香港文化萧条期,大批黄金时代的人渐次离去,则反复提醒着,一个时代的大江东去。
怀旧的一面是反复提及过去胜景,另一面是偏爱依旧存在的旧符号。
《长恨歌》里旧上海的选美小姐到了改革开放后人老珠黄,却依旧吸引年轻人追求,她心里清楚别人追求的并非她本身,而是她身上带着的旧韵。
放到今时今日金像奖,道理相通。
《梅艳芳》也好,陈木胜也好,谢贤也罢,颁奖看似给了承载奖项的那个客体,其实抚慰的是大环境下向往美好曾经的那颗心。
02
港式文艺片压过商业片
虽然第40届金像奖,风头最劲的依旧是《怒火·重案》,这看起来与前几年双雄片的票房、奖项待遇并无二致,但拉开整个提名名单,会发现,这届金像奖,「港味」含量比前几届都要多。
(本文讨论的「港味」不单指吴宇森、徐克等人八九十年代的经典影片,还包含香港电影新浪潮时期那些深入思考关照社会的电影)
自1982年第一届金像奖起,参选电影有严格的地域要求,导演必须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出品公司至少有一家注册地是香港,主创团队各分工部门至少有6人是香港常住民身份……
金像初设立时期,正值香港电影蒸蒸日上,《电影双周刊》见香港没有本土电影节,于是联动香港电台办金像奖。
所谓「金像」,取自奥斯卡电影金像奖的「金像」,意思很明显,就是要在香港的土壤上,办港式奥斯卡,选反映香港社会风貌的好片。
虽然后来大众对八九十年代的港片认知停留在「双周一成」的商业奇观,但金像奖不以票房论英雄。
1982年到2002年期间,最佳影片大多在表现香港人漂泊际遇,虽然地域包罗香港、内地、英美日本、泰国越南等,年代上从古中国到近现代,故事载体是平民难民士兵和边缘人,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港片对港人生存与精神的关照。金像奖影片的「港味」,也脱胎于此。
2003年以后,合拍片的时代到来,香港导演大批北上。
《无间道》在世纪初撬开内地的同时,因其难以超越的经典性,刷新了内地观众对香港电影新观,自此港片有了一个新的代名词——警匪片。
港片北上颇有点开局即巅峰的意味,《无间道》《如果·爱》开了好头,此后每年金像奖,合拍片身影频现。
合拍片入局的好处显而易见,《满城尽带黄金甲》《十月围城》《投名状》《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寒战》年复一年在提名影片中惹人注目,拓宽了金像奖在内地的关注度。
随着内地电影市场逐步成长,金像奖开始有意向合拍片倾斜。
这时问题就来了,挥别八九十年代黄金时期的港式商业片,难超越成龙周润发周星驰经典,合拍片呢,又完全不见金像曾经的「港味」。
在内地未能上映的小成本影片大众知名度不够,知名度够的合拍片质量良莠不齐。
金像提名片单中,不乏一些口碑平平,动辄提名八九项的合拍片(比如《窃听风云3》提名8项,《杀破狼·贪狼》提名9项)。
它们的高存在感,导致大众层面「香港电影市场无电影」的认知偏差。
事实上,近年金像提名片单中,拓宽视阈表现不同年龄、阶层、性别、性向的电影依旧在,《踏雪寻梅》《树大招风》《叔·叔》《金都》《沦落人》从未间断,但它们被掩盖在《无双》《拆弹专家》《少年的你》等商业片下,声量微弱。
港味并没有死,只是触达大众的,是大众走进电影院看过或在社交媒体上听说过的那一两部。
利好合拍片,让金像奖在两岸的关注度上升着,但对奖项公信力,却并无助益。在利好逐年增多、片子良莠不齐的状况下,金像没能用合拍片扩大影响力,反而伤害了原有的「港味」特色。
小市场颁奖礼向大市场影片倾斜的策略,没能维持住1 1=2的想象,反而让金像不伦不类。
金像奖行至40届,迎来了自己的四十不惑。
不同往届的是,今年《智齿》《浊水漂流》等片的多项提名,盖过了声量巨大的同届商业片。
颁奖之前,外界对于《智齿》《浊水漂流》《手卷烟》的期待,也比提名的商业片更高。
如今金像在内地的影响力,一年更比一年静悄悄。
但其实,港片年复一年对人与社会的思考呈现,依旧不该在几句嘲讽中,轻轻带过。
金像奖设立之初心,是为香港本土电影,而非国际化电影节。
地域性于金像,是特色而非枷锁。
若破了地域叙事,于华语电影颁奖礼,金鸡金像又有何异?
地缘文化因周期起起落落,是发展规律。
港片影响力式微后,金像掉转头守住「港味」特色,已是幸事。